那是我度過童年時光的小鎮,我懷想它時有如吟朗一首簡麗的短詩,這聲調在我心上鏗然作響,唱述相似的情調而迴音無止。


外公家前矮窄的巷弄在稚幼瞳孔中映照出高大而神秘的景象,繁複曲折的路徑滿足孩子們探險的想望,這裡是我們和遊蕩貓咪的遊戲場,在此我們度過懵懂單純的幼年時光。我猶記得外公家前方的石牆、九層塔和散置的木料,左方顯得單薄的芭樂和開滿粉紅小花的楊桃,與圈養雞隻的木籠及陰暗溝渠,交織成我所念念不忘,時光停駐的圓心。


在小鎮,農業勞動的景況如同齒輪一般規律沈穩運轉著。將夏季而荔枝盛產的季節,外公、外婆、我和弟弟拿了小凳子坐在芭樂樹下。空氣微微預告著夏日將來的慵懶炎熱信息,我們剝掉荔枝殼,挖出種籽,留下瑩白的果肉,拖著一箱箱的果肉到巷子口過磅。


承載農作物的鐵牛車在街上隨處可見,多半用來採收竹筍。巷尾的竹筍加工調理場堆滿覆有黑色塑膠袋的大型橘色塑膠桶,盛裝醃製的筍乾。戴斗笠花袖套穿雨鞋的婦女有如勤勞的蟻類勞動著,她們活動健壯如鐵的肢體,閒聊家族中的瑣事。


我隱隱感到生活的滋味原來是,鹹苦發酵之後,時間醞釀的微酸清甜。


走出小巷就是街道。小小的中醫診所、市場、公車站、書局、小攤販、郵局、鎮公所……我閉上眼睛也彷彿舊日生活歷歷在目。宰殺豬魚雞鴨散發血腥氣味的髒亂市場、路邊的小豆花攤、夜晚時鎮公所的路燈下飛舞的鍬形蟲和獨角仙,街上的面孔都是如此熟悉。


再遠些是鎮上的廟宇,寺觀平實莊嚴,檀香飄散。過年時長輩來此為我們點光明燈,一年一度鬧熱時我倚著廟門看平時沈靜的氣氛沸騰起來,我喜歡那些坐臥的石獅蟠龍甚於端坐廟中的神祇,覺得它們更像是庇佑小鎮平和安寧的守護神,趁著人們不注意時,因為野台戲的趣味而微微笑了起來。


我和弟弟年紀再大些,就去媽媽工作的地方,那是小鎮邊圍一座前埕寬敞的三合院,附近多是結構相似的屋舍。我們很快發展出新的樂趣,在連結各院落的密徑上奔來跑去,和附近的小孩捉迷藏打彈珠,玩累了就去跟媽媽要五塊或者十塊,買零食或雪泥冰吃。


我喜歡這裡古舊的房子,我喜歡隱密的小徑,我喜歡站在屋子外揣想裡面的人家怎樣生活,我喜歡看牆及院落在斑駁的水泥之後露出紅磚面容,苔痕添了顏色,而時間緩慢地流動著。雨天過後我蹲在陰暗狹窄的石徑看蝸牛在壁面上拖行著白色的路徑,描繪一副令人著迷的地圖,小鎮的一切都從容不迫,使我得以細緻地在心上複刻出它的形象。


我學習到單純而微小的快樂便可自足。


我們在那裡成長,我們去上學,去茂密的竹林探險,去親戚家……我想到小鎮時便思及那裡有足跡,有所愛的人,有難以磨滅的記憶。我走著,走過那些親切而熟悉的人身邊,走過植滿柑橘綿延的果園,走過綠蔭遮蔽的道路,行到圓周之外,那是小鎮外緣種滿甘蔗一望無際的紅土平原,我遙望遠方,想平原另一端是我未知的世界,心中懷抱美好期望。


而如今我站在曾經嚮往之處,凝視記憶中的夕陽流動燃燒,為平原鍍上強烈的色彩,那些鮮紅豔紫在視網膜上燒烙上鮮明的形象。我感到過去的記憶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曾有純摯天真的心靈,我凝視著這景象並為之目眩神迷,而後明白此地便是我永遠惦念的原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