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民俗課時,讀易經。


周易本義: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周公之易,有孔子之易。
繫詞傳: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人們對世界的觀察首先以圖畫,後以圖象、文字記錄,進而發展成概念,發展成哲學,發展成制度。中國哲學首出的概念是萬物混沌而生,無極無限,循環反覆不已(易有大極),再者是萬物相對性的觀察(是生兩儀),再者觀察氣候的四時變遷而生陰陽交疊相合的概念(兩儀生四象),再者觀察重要的自然物形成其象徵(四象生八卦),而世界既奧秘和諧運行不止稱之大道,則以求人事亦能如道周行不殆,記錄此現象的圖像文字漸因人類的情感依附而用以解釋人事,而生化創造的概念更因此深深影響中國後來的幾個主要哲學。


當我閱讀哲言智語、禮制規章、民俗祭儀,我看見的是此文化觀照這個世界的態度,我遙想先民初見世界時那獨特的眼睛,感受其強烈的精神表現。


我以為人之所以不同於物,在於有能力模仿、建構、重新詮釋所覺見之物,而賴之以建立文明及社會制度。所有人類起源思想未必皆同(中國和其他地區就有歧異),不同的起源思想產生不同的文化制度,不同的文化制度更相互激盪產生許多比附衍生的思想、宗教……各方爭論不休,不知如何行止才算恰當?人生活在其中,感到迷惑痛苦,這文明反倒有如囚籠禁錮身心。


人忘記了初見世界初見自己那淚流滿面的嘆息。


然而世界猶然如此,無所更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