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裡,聊著那樣的話題,突然想起了我的奶奶和外婆。


奶奶大概在我剛上國小的時候,外婆則是在我念大學的時候去世,兩個人,都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奶奶死前長久地住在醫院,久病不癒,這我是有印象的,媽媽想到這件事就流著淚說,奶奶真的是個對她很嚴苛的人哪!當時媽媽也覺得照顧著生病的奶奶實在是件很累的事,但奶奶去世之後,她總是想,若還有機會照顧她,那是多好的事啊!


若是還有人可以照顧,那是多麼地幸福,說著這句話的媽媽表情是這麼悲傷。


而在我小時候的印象裡,外婆是個堅強開朗、善於結交朋友的人,但八、九十幾歲的外婆也開始了病痛纏身的日子,自尊心甚強又獨立的外婆如今變得事事都得求人,加上外公的去世、子媳的不孝,從媽媽的口中我知道外婆活得辛苦卻同樣無能為力,只能偶爾接外婆來家中住一段日子,但住得久了,往往又是親戚間的冷言冷語,像是媳婦沒有女兒來得親啦,有什麼事只對女兒說啦,之類的。


後來,外婆就自殺了,這事,使得媽媽終生都在悔恨之中。


怨恨自己未能聽出外婆在交代後事,怨恨自己未能早幾日去接外婆來我們家長住。


對外刻意隱瞞了自殺的事實,喪禮辦得盛大風光,我站在粉紅色的靈堂前,心臟疼痛如絞。外婆是佛教徒,她一生所接受的道德觀是,自殺是有罪的,自殺是要下地獄的,自殺是生生世世無法再回到人的輪迴的。


但她還是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人世的艱難有時是比地獄還要殘酷的,會說自殺有罪的人往往只是因為無法體會。


我們有什麼權力可以指責他們結束自己的生命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