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眼淚,我完全不喜歡這本書,花錢去買它令我深切體會到叔本華引述施勒格爾的建議是多麼明智:


「你要常讀古書,讀古人的原著;今人論述他們的話,沒有多大意義。」


之所以讓我感到憤怒的,是歐文.亞隆對叔本華思想的巨大曲解,叔本華最可貴之處應屬其不妥協不媚俗的強烈意志。將叔本華視為虛擬的治療對象,從而剖析其思想,以小說創作的觀點雖不失為一新穎的手法,但其敗筆就是意欲訴說:叔本華一方面以其卓越的思想澄清眾人的迷誤,一方面也從團體治療的互動中得到瞭解和認同,以拯救他的孤獨及不合時宜。


論述此哲學家的思想,卻以與其思想相違的手法來表現,這種試圖調和兩種矛盾物的嘗試真是可笑。


天才就是天才,難道要別人認可他才是個天才?此書的意旨到底是出於想要治療兩百年前古人的無聊期望還是多此一舉地希望叔本華得到理應有的瞭解和重視?寫出「論天才」一文的叔本華難道會希望別人對他的崇拜純粹是因為出於對他本人的錯誤幻想?叔本華雖偶爾表現出對不如己者的寬厚和同情,但並未失去以冷靜的眼光指點這個世界荒謬瘋狂之處的明智,其論理清晰明快,我以為多數人未能企及,那些會蠢到會認為叔本華需要被治療,需要被認同的人,本身才是嚴重地頭腦不清。


看到封底的讚美之詞,又令我感到一陣憤怒,簡直是廢話連篇,跟此書的內容一樣曖昧不明到了極點,試看如下諸句:


「這本小說令人賞心悅目、神魂顛倒、愛不釋手,充滿智慧,值得一讀再讀。」


「亞隆以令人信服、著迷的情節,帶引我們走入義無反顧、令人動容的心靈破冰之旅。」


「我推崇亞隆優美的文筆,自我解嘲的勇氣,對強迫症、內疚感、焦慮和哀傷的洞見,以及在故事角色中展現幽微人性的功力。」


「一本風格非常特殊的小說。亞隆的熱情具有感染力,他有辦法清楚呈現複雜的觀念和理論,同時寫出細膩感人的散文。他確實知道如何寫出引人入勝的故事。」


之所以如此詳列這些面目不明,把作者名字套換一下即可用來稱頌別本書的讚美詞,是因為我覺得沒有發現這本書有什麼重大矛盾,能說出這些莫名其妙、毫無個性言語的人,其心態也很可玩味,難道是因為這本書籠罩在偉大哲學家的光環之下,眾人便噤聲了嗎?眾人便接受存在主義和團體治療這怪異的結合體了嗎?此外還有另一我不能苟同的傾向,就是這些盲從者常常陷入了極端的自我妄想—認為自己和偉大的哲學家的共通之處,是擁有不為人瞭解的孤獨絕望。


念大學時,男生室友有一陣子迷戀尼采,時時露出憂鬱的表情對我訴說尼采的超人學說如何深得他心,當然是因為他算是不錯的朋友,要不然我肯定會因為在我面前露出那種狀似孤獨的面容而掐死他。


我必須說些刻薄的話。


常有人認為自己與叔本華、尼采之流有共通之處,我的觀察是這些人之所以對自己有錯誤的認知多半是出於自我催眠,有自求感覺良好之嫌,通常不為人所瞭解有兩種可能,一是你的確是個絕世天才,一是你說出的皆是陳腔濫調、不值一哂,那些急欲在同時代中博取名聲的人,則以後者居多,倘若你真是個存在主義的信徒,當不會以完全服膺叔本華、尼采的信念為滿足,同時也必須具有堅強的意志,甚少為了不能為人瞭解而自苦。


否則,你應要明白你只是個被這些哲學家強烈意志征服的普通人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