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常痛恨所謂儒學經典中國正統之類的東西,深覺唸太多不變成腦袋僵化的白癡者幾希,更可怕的就是小時候腦袋灌進水泥,長大了就會毫無疑問地變成大型消波塊,非常堅硬,至死不移。所以我從來不、從來不、從來不帶小孩子讀經,勉強要說讀經什麼功用,大概可以拿來教小孩識字,然則可以讓小孩識字的工具何其多,有那個閒工夫,蓋麻不讓小朋友讀繪本??(國外的尤其推薦)圖文及內容都適合他們年紀的。

 

不過讓小孩子唸詩倒認為是不錯的。

 

一則詩大多音韻和美,唸起來順口,很容易記起來,加上順便認字。二來,一首好的詩意景交融,也混合了作者的人生閱歷,小時候不懂也關係,長大了之後,也許哪時想起來,總能帶給我們一些心靈上安慰的。

 

有時候會想起小時候唸的一些唐詩,比如這首:

 

危樓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 恐驚天上人。

 

我小時候很喜歡這首詩,因為當時的插畫畫著一個小和尚坐在塔頂伸手摘星星,我很羨慕那個小和尚,剛剛一查,原來是李白大人寫的,瞧瞧這想像多麼驚人,又是多麼美的。

 

還有這首: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長大了之後比較喜歡這首詩,世上絕大部分我們自以為的獨特品味不過出於腦海中想像而已,畢竟我們難有靜聽松風的閒適,然而在特別吵雜心緒紛亂的時刻,想起這首詩來,不也會有短暫的喘息之感?

 

當然現在講這個頗有點政治不正確。

 

但我們應當問的是,這是不是美的東西,而不是老是在問是不是有政治正確,欣賞哪一樣東西,又不代表我們就會立馬變成哪國人。(要是這樣,我就來天天唸徘句算了)

 

對那些老是嚷嚷著念著台灣文學的人,我想說,要這麼不服氣,那你就去寫出更好的作品,不就好了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