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婆婆和一個姊姊上完課後臨時決定到我家坐坐

這位姊姊跟我婆婆的感情很好

我常常聽到這姊姊的名字

我婆婆好像一直很積極地為這姊姊作媒的

這姊姊都是叫我婆婆某某媽媽(某某是我婆婆的名字)

聽鄭先生說因為這位姊姊家很重男輕女

所以在她原生家庭所受到的重視不是很多吧

反而跟我婆婆親如母女

 

 

我從小是很受寵的

我奶奶生了五個兒子

這五個兒子所生的也全是兒子

只有我一個例外

作為整個父系家族中唯一的孫女

奶奶非常疼我

家中的資源我和弟弟也是平等均分

沒有什麼男重女輕的道理

有一次我問媽媽

「反正奶奶很疼我,她也不討厭女生啊,所以再來一個女生也好吧??」

媽媽說

「唉呀,老人家重男輕女,女生妳一個就夠了,只有一個才疼呀。」

 

 

我雖然幸運

但很早就明白很多人不如我幸運

她們的成長過程是處在重男輕女資源和義務極端不平衡的文化底下的

我不知道她們心底作如何想

但我曾經設想過

如果我成長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之中

我該如何自處

 

 

也許就是

絕不吃苦

絕不忍耐

絕不妥協

獨自自主

男生有的東西就算只靠自己的力量我也一定要得到

重男輕女的父母在我長成後大概可收到安養院門票(免得他們告我棄養)

除此之外別無其它

別奢望我會回去看他們一眼

 

 

我媽媽曾經為重男輕女的文化做辯解

她說「妳阿公阿媽也是這樣,他們比較重視男生,但同樣的,老的時候他們並不指望女兒奉養啊!!」

我媽的意思是說

身為重男輕女文化下的男生

他們雖然得到了較多的資源但也承擔了較多的義務

我冷笑

無情的回答

「所以阿公阿媽的下場好嗎??」

 

 

在現今這個時代

把孝養自己的希望放在小孩身上本身就已經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就算他有心孝養

但可能維持自己的生活就很吃力了

把偏愛放在某一性別而忽略另一性別的感受招致子女的怨恨更是愚蠢至極

看著新一代的孩子仍是男多於女

不能不說仍然還有重男輕女這樣的思想作祟

不過我還是樂觀的想著......

也許越來越多的男生和越來越少的女生

也意味著重男的觀念會逐漸衰退

而未來的女生也就會變得更加勇敢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