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會用非常人本的方式對待他的。


原因在於,對方自願去做和強迫對方去做,完成的強度是不一樣的,這點在反骨的我身上已經看得非常清楚了,所以,我希望是他真心地想去做些什麼,是他的選擇,而不是因為爸爸說、媽媽說、老師說。


當然,父母對孩子的愛幾乎是必然的,我雖然可以努力讓他在愛的環境中長成,但不能保證別人一定愛他,所以要教他面對、競爭和爭取。


以下是我很欣賞的幾個例子:


1.成為媽媽的理由


2.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3.A級老爸,A+的孩子


4.荳芽.蝴蝶.Carol的美麗花園


看到這些例子,常常令我疑惑的是,怎麼會有人要生之前不考慮一下為人父母是多麼巨大的責任?(基因作祟?時間到了就要生?)而,為何又會有那種自信,認為別人的小孩教得好則純然是因為運氣(背景)好,而自己小孩爛則不是因為自己不用心和教得爛所致?








(附帶一提,我可不以為啥米人本基金會是人本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