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蘭教授是戴小綠還蠻喜歡的人,她的理念在我看來切實可行,比之教育官員平日打打嘴砲自爽,可說雲泥之別,最近聽了一場洪蘭教授的演講,因為沒帶錄音筆也沒做筆記所以記得的也很簡略(當時在改考卷:p),不過我還是想記錄下來,以便日後用來教育我的小孩。(如果有生的話^ ^)


如大家所知,洪蘭教授的專長是在認知神經科學方面,所以一開始就以核磁共振造影,來說明大腦結構,及介紹了幾個病症,例如阿茲海默症、妥瑞氏症、閱讀障礙、憂鬱症是因為大腦的哪些部分產生異常等等,並澄清一些人們常有的迷信,如:人類的大腦只利用了10%左右並未完全開發其潛能、應用較不常使用的左手以訓練右腦、一歲定終生等說法。洪蘭教授強調,我們的大腦其實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做調整,神經元長期不用則會被運用為其它用途,所以與其說一歲定終生,更適當的說法應是我們的大腦在進行一場馬拉松賽跑,不同時期的刺激都有成效。但在早期給予小孩子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大腦的發育有重要的影響,所謂的良好當然不僅在於營養或知識上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快樂、自信和安全感,心靈上的傷害和腦部及健康的受損有極大關連。。


陪孩子成長是個父母親不該以太忙為藉口而缺席的重要歷程(超級同意此點!!!),洪蘭教授有些言語很幽默,例如她說,當小孩子表現令人不滿意時,我們總想罵他是豬,這個時候我們應當想想,他身上有我們的基因,若他是豬則我們豈不是豬母?又她常遇到一些小孩子的爸媽詢問孩子是否有基因缺陷或心理疾病,否則為何行為乖張?一問再問之下,她戲稱難道要說出小孩子沒有生理心理毛病只是沒有家教。另外,小孩子若是莫札特你用培養莫札特的方法栽培他很好,若不是用莫札特的方法教育他他多走了一些路也可能朝此方向發展,可怕的是,他不是莫札特但你卻偏偏要他變成莫札特!我們當尊重小孩各有不同的優點,鼓勵他們往自己的長處發展。同時,父母親的身教、自我成長也是不可或缺的。


未來的世界瞬息萬變,我們現在所教給小孩的,未必是將來實用的知識,那麼,什麼是我們最應該給他們的呢?洪蘭教授認為,那是「快速吸收資訊的能力、表達自我意見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特的創意及面對困難的耐心毅力」,洪蘭教授提及台灣留學生在外國人看來,缺點即是「聰明才智與大陸學生無異,但缺乏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台灣學生沒有一項是較差的,但也沒有一樣是特別突出的」,在這個以長處、腦力與人競爭的時代,我們給予小孩子的教育是否足以使他們應付長大後的挑戰?


最後提及洪蘭教授近年大力提倡的閱讀教育……因為洪蘭教授認為這是培養未來所需能力的重要關鍵,在吸收他人經驗的歷程裡,也加強對事物的鏈結能力,減少反應時間。她也強調,應在中文的學習紮根後再論及它國語言。


在洪蘭教授過往的文章中,總表現出對國語文程度低落的憂心,戴小綠雖不認為文言文比例降低是毀滅文化之舉(畢竟優美的白話文也很多),但在意識型態之爭中主張去中國化一派所表現的視野狹隘卻使人心驚,小孩子不喜歡唸書,難道文言文換成了白話文小孩子就會愛讀了嗎?就會愛台灣了嗎?這種說法真是令人覺得匪夷所思。


最後的感想就是,雖然給予小孩快樂、自信和安全感、適性的教育方式、該給小孩的基本能力、閱讀教育聽起來的確像是老生常談,但戴小綠真的認為這些都很重要,而且雖說是老生常談,作不到的人仍然很多呢!至於在提及閱讀教育時,戴小綠也發現自己不知不覺也已落入標準答案的迷思中,面對種種情境,應當多多引導小孩子發表自己的想法,此舉雖然對成績無甚助益,但至少不會教出一批思想風格如出一轍的學生,這是我可以努力的方向。


洪蘭教授舉出的例子都蠻有趣的,可惜無法詳細列出,不過有興趣亦可看看洪蘭教授的文章,其中也可見她演講當日提出的論點,當然也是因為我覺得除了教育議題之外,其它議題的文章也寫得很犀利的關係吧。


http://www.bookzone.com.tw/event/honglian/index.asp

http://www.gvm.com.tw/column1.asp?spname=與心對話&name=洪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song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