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探人心深處,在其底層之更底處—自我不見了、言語也消失了,僅剩下火、水、土、生命等,這些已無法命名的元素在活動著。不,此處連『場所』都稱不上。它無法用言語形容,是言語無用的場所。火、水、土、自我、生命,終於到達無法區分差別的地方。想抵達那地方,唯有穿過心的通路才能抵達。」───沙門空海之唐國鬼宴
斷續看完沙門空海八冊,也彷彿神遊於那天才縱橫歌舞胡旋各方文化交匯衝擊而其華美盛大得似要開始腐爛的唐朝一回,令人心緒激動。其中,最讓我動心的,莫過於惠果辭世前告知空海的一段話:
「此世間的所有人,並不像你一樣。對於跟你不一樣的人,言語是必要的。為了丟掉言語,或是丟掉知識,言語和知識是必要的。」
好清澈的一句話,我為了那樣的瞭解而覺得如釋重負,我是那樣的平凡人,眷愛厭惡著什麼而無可自拔,為歪斜而扭曲的思想和言語著迷,卻仍然期盼圓滿。
又不免想起最初的信仰,似乎是矛盾的。
老莊要人們棄絕文明,但他們所言語,就是文明表徵,此十分弔詭的理論,令我甚為懷疑,其棄絕文明重回小國寡民之理想實現的可能性。
我們何時看到文明發展走回頭路?
拒絕認識一切文明表徵而至南冥?這陳義未免過高,有幾人做到?
我們在路途上,感受種種情緒,痛那最深刻的哀恨,愛那最極致的狂喜,仿若巨蛇在乳海裡翻攪,兩方神祉們抓攫蛇身拉扯爭戰,掀起滔天巨浪,而未見勝負,那樣的擺盪掙扎,其實是一種錯誤或者無謂的嘗試嗎?
不,我拒絕,我拒絕這樣想,我要看,我要聽,我要感覺,我要歌,我要言語,我要表現,我要思考,我要掙扎。我渴望靜定,但卻唯有在這種拉扯裡,我才感覺到自身的存在,唯有這種意識上的鬥爭,在思辯裡反覆受苦,我才能繼續渴望著最終得到露出一抹安穩沈靜微笑的能力。
即使那微笑可能並不存在,即使通過心之路徑才能到達的那處可能只出於我們軟弱意志的想像,即使所謂頓悟的那道光芒可能僅僅是腦中某個區塊受到刺激而生的幻影,我也不放棄相信那處的確存在,及有到達的可能。
我想要這樣相信。
那是因為我想要這樣相信。
斷續看完沙門空海八冊,也彷彿神遊於那天才縱橫歌舞胡旋各方文化交匯衝擊而其華美盛大得似要開始腐爛的唐朝一回,令人心緒激動。其中,最讓我動心的,莫過於惠果辭世前告知空海的一段話:
「此世間的所有人,並不像你一樣。對於跟你不一樣的人,言語是必要的。為了丟掉言語,或是丟掉知識,言語和知識是必要的。」
好清澈的一句話,我為了那樣的瞭解而覺得如釋重負,我是那樣的平凡人,眷愛厭惡著什麼而無可自拔,為歪斜而扭曲的思想和言語著迷,卻仍然期盼圓滿。
又不免想起最初的信仰,似乎是矛盾的。
老莊要人們棄絕文明,但他們所言語,就是文明表徵,此十分弔詭的理論,令我甚為懷疑,其棄絕文明重回小國寡民之理想實現的可能性。
我們何時看到文明發展走回頭路?
拒絕認識一切文明表徵而至南冥?這陳義未免過高,有幾人做到?
我們在路途上,感受種種情緒,痛那最深刻的哀恨,愛那最極致的狂喜,仿若巨蛇在乳海裡翻攪,兩方神祉們抓攫蛇身拉扯爭戰,掀起滔天巨浪,而未見勝負,那樣的擺盪掙扎,其實是一種錯誤或者無謂的嘗試嗎?
不,我拒絕,我拒絕這樣想,我要看,我要聽,我要感覺,我要歌,我要言語,我要表現,我要思考,我要掙扎。我渴望靜定,但卻唯有在這種拉扯裡,我才感覺到自身的存在,唯有這種意識上的鬥爭,在思辯裡反覆受苦,我才能繼續渴望著最終得到露出一抹安穩沈靜微笑的能力。
即使那微笑可能並不存在,即使通過心之路徑才能到達的那處可能只出於我們軟弱意志的想像,即使所謂頓悟的那道光芒可能僅僅是腦中某個區塊受到刺激而生的幻影,我也不放棄相信那處的確存在,及有到達的可能。
我想要這樣相信。
那是因為我想要這樣相信。
全站熱搜